郑文公

春秋时期郑国国君
郑文公(?-前628年),姬姓,名[jié],是春秋时郑国国君,郑厉公姬突之子,公元前672年即位。公元前637年,不听其弟叔詹劝,无礼于流亡过境的晋公子重耳。重耳返国即位为晋文公,由此郑晋结怨。公元前636年,郑文公伐滑国,并囚周襄王为滑国说情之使者,襄王遂与翟人伐郑,后翟人反攻襄王,襄王奔郑,郑遂使襄王居汜。公元前630年,晋军包围郑都,以示报复,遂被迫立姬兰为太子,成为晋国附庸。在位45年。[1]

人物生平

楚国来伐

当时,东周王室日益没落。诸侯国中以齐国最为强大,宋、鲁、陈、蔡、卫、郑、许、[zhū]、曹等国皆服从齐国,称齐桓公为盟主。前667年(郑文公六年),郑文公与鲁庄公、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再次会盟。但是,雄居长江中游的楚国,自持国大兵强,不尊周王室,也不服从齐国,经常出兵中原,和齐国争夺诸侯国,欲称霸中原。
前666年(郑文公七年),楚成王郑国背楚向齐为由,派楚国令尹(相当于执政大臣)公子元为中军元帅,斗御江、斗梧为先锋,公孙游、公孙嘉为后卫,发兵车六百乘讨伐郑国,争夺郑地。公子元率领楚国兵马已经攻破郑国的梏[]关(今河南郑城南郊的关口),攻入纯门(今河南郑城外城的南门),将到达逵市(今河南郑城纯门通往内城的大道)。郑国的正卿叔詹正确地估计形势,认为楚国发六百乘兵车伐郑,倾国内全部兵力,国内必空虚,害怕国内生变,不敢久战,便大胆地设空城计以待楚师。公子元害怕,不敢攻郑城,撤兵回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