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号将军

始于汉武帝时期的将军称谓
重号将军,又称中朝将军,相对于杂号将军,为中国古代武职官衔的一种统称,始于汉代。汉武帝霍去病专设的骠骑将军,位等大将军,之后则位次大将军。

发展历程

秦代以前,中国的武职将军名号只有大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裨将军汉文帝时始有车骑将军卫将军,汉武帝为霍去病专设一重号将军——骠骑将军,位次大将军。自武帝征匈奴始,之后将军名号日益繁多,如骁骑、楼船、材官、伏波、贰师、渡辽、龙骧等,或以所领部队(如骁骑、材官),或因奉行的任务(如李广利攻贰师城),甚至或因童谣(如龙骧),随立名目。而绝大多数则取威武之名,如寇军、扬威之类。
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更加泛滥,名目繁多,南朝梁共有三百六十一种(包括加封境外人士的一百二十五号)。这期间将军称号也被划分成二类,即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重号将军职位高,不轻易封,杂号将军职位较低。两汉重号只有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前、后、左、右将军,三国开始增加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皆为重号将军。但亦有例外,如南朝宋四镇亦在杂号之列。杂号加大者亦为重号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