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

以胡为国名的诸侯国
胡国,归姓,在西周时就已经存在,是北方媿(隗)姓赤狄部族的后裔建立的诸侯国[1]
西周时的胡国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在春秋初期受郑武公的军事压力而被迫向东南迁移,迁移至安徽阜阳境内,国都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水西岸、泉河北岸一带。至春秋中后期,胡国成为楚人的附庸,完全丧失了主权。春秋后期胡国转而依附齐、鲁两国。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在楚昭王二十年(公元前496年),楚国“灭顿、灭胡"[1][2]

简介

归姓胡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又一个以胡为国名的诸侯国,子爵,又称胡子国,国君为归姓。前495年亡于楚。历史上胡国国都在今安徽阜阳市。归胡国历史不短,但据说在史籍上仅仅始见于前544年(周景王姬贵元年楚敖熊贠元年鲁襄公二十八年)。《春秋·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6年)记载:“夏,齐侯、陈侯蔡侯、北燕伯、杞伯、胡子、沈子、白狄朝于晋,宋之盟故也”。这一年(十有二月)乙未,楚子昭卒(指:楚康王熊招卒,楚郏敖熊贠继位)。
对于这个商末周初就已有之的胡子国,学界分歧在于被楚所灭的这个胡子国,是归夷后裔建立的国家,还是百越人系统的[]人(也写作:[]人)被楚所封的子爵国?归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kuí](封伯、归伯)、氏族部落,系东夷一支,也称归夷。原活动于山东西南和河南东部一带。为商的属国,卜辞中就有关于归伯的记载。在商朝武丁时期(前1250—前1192年在位),归夷一分为二,留在中原的归夷,于今安徽阜阳建胡国,而南迁川鄂交界三峡地区的归夷,则建立了夔国。据《通志·氏族略》载:“左传,胡子国,姓归,为楚所灭,后以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