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党方面称为“动员[kān]乱” ,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国共内战第二阶段。[1]
1947年7月,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1949年10月1日,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到1950年6月,残存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歼灭,仅有少量逃往台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军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统一了中国大陆。

背景

1945年8月6日,美国日本广岛投下第1颗原子弹,日本败局已经注定。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进军中国东北,日本天皇8月15日宣布无条件停战。所以苏联红军未经大规模抵抗,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日本北方四岛朝鲜半岛北部。9月2日日本正式向盟军投降。中共中央指挥河北山东所属小股部队于8月下旬向关内进发,9月下旬才分别开始从晋冀鲁豫等地或陆路,或水路,或武装,或徒手,陆续动身赶往察哈尔东北,先后抵达十几万人。
蒋介石一 方面以中国战区统帅的名义命令日军就地集中并固守待降,命令八路军等中共所属武装力量就地待命不得受降,同时命令其他国民党军队日夜兼程向日军占领区后方进军;另一方面又接连发出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