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勒塔

帕勒塔
宣统三年(1911),帕勒塔被清政府任命为科布多办事大臣。 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称帝,帕勒塔代表旧土尔扈特东部落拥袁称帝。 民国年(1920),帕勒塔病故于北京北洋政府派员致祭并宣付国史馆为其立传。

正文

  帕勒塔(1882—1920),新疆伊犁乌苏县四棵树乡人,蒙古族,为土尔扈特东部落六世君王巴雅尔之生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袭封郡王爵,1904年起寓居北京。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就学于日本士官学校(振武学堂),1909年回国。宣统三年(1911),帕勒塔被清政府任命为科布多办事大臣。辛亥革命后,帕勒塔表示赞同革命,拥戴共和,国民政府以其有功于大局,由郡王晋封为亲王。民国元年(1912)5月,由科布多办事大臣调任阿勒泰办事长官,并委以督办西北防守之职。此时,外蒙古军队攻占科布多。为收复科布多,民国元年(1912)10月,民国2年(1913)1月,民国大总统命令:所有前敌各军归帕勒塔节制调遣。帕勒塔一面指挥军队,一面筹集军需给养。民国二年(1913)1月月,授予中华民国陆军上将军衔,并奖二等嘉禾章。民国三年(1914年)任北洋政府临时参议会议员。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称帝,帕勒塔代表旧土尔扈特东部落拥袁称帝。民国六年(1917年)授襄威将军。民国年(1920),帕勒塔病故于北京北洋政府派员致祭并宣付国史馆为其立传。遗体运回新疆四棵树,葬于今乌苏市哈图布呼镇八村,至今墓冢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