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

地质时代古生代中的第四个纪
泥盆纪(Devonian Period)显生宙古生代第四个纪,晚古生代第一纪,以笔石Uncinatograptus uniformis(均一钩笔石)首现作为开始标志,其时间划分为419.2±3.2Ma~358.9±0.4Ma[a],历时约6000万年,设立三统七阶,建立七枚“金钉子”,其“金钉子”系统已确立完毕。泥盆纪底界划分来自于同位素测年为419.2±3.2Ma的泥盆系下泥盆统底界“金钉子”——洛赫考夫阶底界“金钉子”;顶界划分来自于同位素测年为358.9±0.4Ma的石炭纪底界杜内阶底界“金钉子”。[1][2]
泥盆纪时期开始,陆地面积不断扩大,随着板块运动的发展,开始形成由北方北美、欧亚为主体的劳亚大陆和南方由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等构成的冈瓦纳大陆,逐渐形成存在于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时期的全球性超大陆泛大陆,也称为盘古大陆。泥盆纪时期随着陆生植物的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至接近现代水平,从志留纪时期的“温室地球”转变成“冰室地球”。泥盆纪时期以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大量繁盛为特征,称为鱼类时代;晚泥盆纪出现了鱼类向两栖类的转变,标志着动物界开始向陆地方向演化。陆地上维管植物迅速繁盛,泥盆纪晚期乔木型陆生植物已占相当优势,并可形成小型森林,标志着植物界已完成了脱离水体的变革。[1][3]泥盆纪晚期有两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分别是弗拉期与法门期交界期(F—F)形成的凯尔瓦瑟事件(Kellwasser Event)和泥盆纪—石炭纪(D—C)交界期形成的汉根贝格事件(Hangenberg Event),造成生物量急剧下降,生物多样性系统崩溃,许多在早古生代繁盛的物种灭绝。[4]

定名

泥盆纪英文Devonian一词是由英国地质学家亚当·塞奇威克(Adam Sedgwick)和罗德里克-默奇森(Roderick Murchison)于1839年在英国的德文郡(Devon)创建,泥盆系一词用以指代该地区广泛分布的“老红砂岩(Old Red Sandstone)”同期的地层单元,"泥盆"一词是Devon日文汉字音译。[1][4][5]

时期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