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大陆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假说
盘古大陆的称谓由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来的,1912年,他提出关于地壳运动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说——“大陆漂移说”。[1]魏格纳设想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盘古大陆).它的周围是辽阔的海洋。

理论基础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主要研究大气热力学和古气象学,1912年提出关于地壳运动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说——“大陆漂移说”。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南美洲海岸轮郭非常相似等资料,认为地壳硅铝层是漂浮于硅镁层之上的,并设想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盘古大陆),在它的周围是辽阔的海洋。后来,特别是在中生代末期,盘古大陆在天体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破裂成若干块,在硅镁层上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今日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