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王府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肃亲王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一个皇子,从乾隆十五年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上来看,当时肃王府还称为“显亲王府”。在王府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神殿、后罩楼等。西面是花园,北面还有家庙。从图上看,王府基本按照《大清会典》的制度修建,并没超标准。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肃亲王世袭封号,从此就一直称呼为“肃王府”。当年这么大的一个王府并没有保存到今天,因为肃亲王府环境优美,富丽堂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曾经要求将肃王府作为自己的使馆。但肃王府系铁帽子王府,当时负责谈判的恭亲王不敢轻易许诺,后几经交涉,法国才勉强同意将使馆建造在纯公府,肃王府暂时逃过一劫,但肃王府还是没有逃过八国联军那次浩劫。义和团运动后,肃王府被划为日本使馆,今为北京市政府所在地。

历史沿革

顺治年间建造的肃亲王府位于现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东侧正义路2号,历代袭王均以此为邸府。
现存主楼及大门。主楼地上两层,主楼立面为欧洲古典式,做工精细。大门二层,立面三间,中间为砖券大门,用砖作简洁线角。大门两边用粗大壁柱装饰,立面不对称,用券廊和柱廊结合。
豪格,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功晋封肃亲王,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