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

民初杰出军事领袖
[è](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邵阳)人,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爱国将领。[1][2][3]
蔡锷为清末科举出身,后在湖南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深受维新改革思想影响。1899年起,蔡锷两渡日本求学。1905年,蔡锷归国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训练新军。1911年,蔡锷在云南领导重九起义,参与辛亥革命,带领云南脱离清政府。1915年面对袁世凯称帝,蔡锷发起护国运动起兵讨袁,逼迫袁世凯撤销帝制郁郁而终。1916年蔡锷因病前往日本医治,当年11月8日病逝于日本,后被追授陆军上将并国葬岳麓山[1][4]

生平

少年时期

1882年12月18日,蔡锷(原名蔡艮寅)出生于湖南宝庆(今邵阳)一个世代农民的家庭,其父蔡政母亲王氏,兄弟姐妹五人,蔡锷行二上有一姐,幼年家境贫寒,父亲兼做裁缝维持生计。五岁时全家迁到武冈县西的三门王家板桥。蔡锷自幼聪颖勤奋,六岁进私塾,十三、四岁应院试、岁试,十五岁跟随樊锥秋闱,十六岁得督学徐仁铸推荐考入湖南时务学堂。在湖南时务学堂期间深受老师梁启超变法思想影响,并与梁启超结下一生师生之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