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
黄赤交角(Qbliquity of The Ecliptic[2],亦称"太阳赤纬角"或"黄赤大距",指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之间的交角。[3][4]由于黄道面位置的不断变化,黄赤交角的度数并不固定,其范围大致在22°00′N至24°30′N之间,变化周期约为4.1×104年。目前测得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26′20′′。[5]
黄赤交角的形成主要源于地轴的倾斜。地轴倾斜并非地球自形成之初便存在,而是经过多种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逐渐形成。其中,板块漂移说和小行星撞击说等学说都为解释地轴倾斜的成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7][8]在中国,黄赤交角的测定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石申夫甘德两位天文学家在观测天体运动的过程中初步推算出了黄赤交角的数值。明代,朱载堉采用类似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其误差缩小至仅10′。[9][10]在国外,古希腊喜帕恰斯Hipparchus)和托勒密(Ptolemy)利用星盘等工具对黄赤交角进行了精确的测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测定的精度不断提高。至2010年,依据IAU2009天文常数系统,对应J2000.0的黄道交角数值已被精确测定为23°26′21.40″,精度为0.001″[11]
黄赤交角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上。由于地轴倾斜致使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并非固定在一个位置,而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的往返移动,这种移动导致了地球上的四季交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进入夏季,南半球则进入冬季;反之,当太阳直射点移至南半球时,情况则恰好相反。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不仅深刻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6][12]

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