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政务委员会

东北政务委员会
东北政务委员会是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东北的最高行政机关,于1929年1月12日成立。该会成立之初有委员13人:1930年1月,翟文选因病辞辽宁省政府主席,臧式毅继任,后臧氏被增补为东北政委会委员,故此年该会有委员14人。中原大战后,刘尚清升任国府内务部长,辞去东北政委会委员职,该会委员又降至13人。一般东北政委会3至4天召开一次通常会,审核并议决由秘书厅所准备的各项议案,内容主要为东北四省的各种政务。[1]

主要介绍

东北政务委员会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东北的最高行政机关,于1929年1月12日成立。
东北易帜”谈判时,国奉双方达成的条件之一是在东北成立政治分会,但1928 年8 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于1928 年底裁撤各地政治分会的决议,而东北政治分会是在此决议作出裁撤决定后成立,所以产生了矛盾。为了既执行会议决议,又满足东北的“特别情形”和“过渡办法”的要求,于是双方商定变化形式,在易帜后成立东北政务委员会。
根据《东北政委会暂行组织条例》第三条、第四条之规定:东北政委会“设委员十三人,以东北各省区资深望重富有政治经验者充之”,并“设主席一人,由委员互选之”。所以该会成立之初有委员13 人:主席张学良,委员张作相万福麟汤玉麟方本仁张景惠翟文选、王树瀚、莫德惠袁金铠刘尚清刘哲沈鸿烈。1930 年1月,翟文选因病辞辽宁省政府主席,臧式毅继任,后臧氏被增补为东北政委会委员,故此年该会有委员14 人。中原大战后,刘尚清升任国府内务部长,辞去东北政委会委员职,该会委员又降至13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