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什曼原虫

动质体目锥体虫科动物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泛指利什曼虫属的锥体虫科原虫,是一种会引起利什曼病的寄生虫[1]。其可分为30种利什曼原虫,其中约20种能致病,常见致病的有杜氏利什曼原虫(L.donovani)、婴儿利什曼原虫(L.infantum)以及热带利什曼原虫(L.tropica)等[2]
利什曼原虫虫体由单一细胞组成。在其生活史中,因宿主不同而有两个不同的生活阶段,其形态特征亦完全不同。在人和哺乳动物培养的巨噬细胞中为无鞭毛体(amastigote),在媒介昆虫白蛉的消化道组织培养物中则为前鞭毛体(promastigote)[2]
利什曼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在200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点防治的10种热带病之一。在中国流行的是杜氏利什曼原虫(L.donovani),它能引起黑热病,又名黑热病原虫[1]

遗传物质

L. major、L. infantum和 L. braziliensis的基因组已被定序出来,其基因可制造超过8300种的蛋白质,和约900种RNA,约40%可制作出蛋白质的DNA,分布于662家族组中。较小的家族常前后排列于1至3个基因上,而较大的基因家族则分布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