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蚜蝇科

双翅目短角亚目的一个科
食蚜蝇科(Syrphidae)为双翅目中一个较大的类群。[12]食蚜蝇又称花虻、拟蜂蝇、食蚜蝇的幼虫被称为鼠尾蛆[3]根据《全球物种名录(COL)》,截至2024年,食蚜蝇科昆虫下分有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巢穴蚜蝇亚科(Microdontinae)、食蚜蝇亚科(Syrphinae)3个亚科,共299属6936个物种[13],除南极洲太平洋的一些小岛没有本地种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9],其中在欧洲和美洲较为集中。[2]
食蚜蝇科昆虫幼虫呈蛆状,头部退化,体表有许多皱环。食蚜蝇科多个物种成虫形似蜜蜂,体型差异大,头部较大,体长4~35mm。体色常为单一暗色或带有黄、橙、灰白等鲜艳色彩的斑纹。具有红褐色的大复眼,腹部橙黄色,具多条黑色横条。[7]触角3节,有芒,翅膀在径脉和中脉间有一条游离的伪脉。[8]食蚜蝇的飞行速度很快,也能在空中悬停,成虫多具有访花习性。[11]该科的许多种类都具有拟态现象,酷似膜翅目的熊蜂胡蜂蜜蜂,这种拟态现象可使食蚜蝇更好地逃避天敌。[1]
截至2024年,食蚜蝇科的303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21种为极危(CR)、125种为濒危(EN)、32种为易危(VU)[4]。食蚜蝇的幼虫多能捕食蚜虫,是蚜虫的天敌,对控制蚜虫种群具有重要作用。部分食蚜蝇科昆虫对环境极其敏感,可以作为环境指示物监测环境变化,也有部分种类食蚜蝇危害玉米及某些花卉、蔬菜,但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极少发生。[11]

起源演化

食蚜蝇科的起源演化由于不同学者对所掌握的证据解释不同,所得到的见解亦不相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