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

胸部近似圆柱形具有毒液的昆虫
胡蜂,膜翅目胡蜂科(Vespidae)昆虫的统称;该科昆虫体型比较细长,一般的颜色呈现出黄色或者红黑色,常带有黑色和褐色的斑点和条带,因其雌性腹部末端带有毒的蛰针而广为人知。[1][3][4][5]胡蜂遍布全球,近几十年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向城市分布。[12][7]
胡蜂在自然界有6000余种,其中中国约200余种,主要分布于云南安徽北京贵州四川等地,常见的有金环胡蜂黄腰胡蜂、基胡蜂、墨胸胡蜂黑尾胡蜂黑盾胡蜂[]胡蜂等。[1][7][11]胡蜂其下有六个亚科,胡蜂亚科、马蜂亚科、狭腹胡蜂亚科、[guǒ]赢亚科和犹胡蜂亚科以肉食性为主,而马萨胡蜂亚科则取食花粉。[12]
胡蜂为全变态昆虫,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大部分营社会性群居生活,由蜂王工蜂雄蜂组成。蜂王主要负责产卵和哺育第一代职蜂;雄蜂主要负责与未来的女王蜂交配[3][4][13][14][15]胡蜂是杂食性和机会性捕食者,其食物种类多为节肢动物花蜜等甜性物质和一些腐质食物等。[16][8]胡蜂的活动与温度有关,随着气温升高活动渐趋频繁,此外还与风力、湿度相关。[17]
胡蜂部分真社会性昆虫[a]因攻击人类、捕食蜜蜂、破坏水果和污染食物等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威胁,经常被视为害虫。但在农林生产和生态平衡中,胡蜂作为肉食性昆虫,体粗壮有力,捕食量大,食性广,它们猎食的昆虫种类大部分是农林及卫生害虫,如蝇类蛾类蝗虫、蝉和甲虫等,是防治体型较大害虫的重要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及人类的绿色生态环境有很大的贡献。[1][3][5]此外,胡蜂作为一种昆虫资源,在食用方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蛹、幼虫、成虫、蜂毒和蜂巢都是常用的中药,在民族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可作为优良的天敌昆虫加以利用。[11]

历史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