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机

作为射击训练目标的军用飞行器
靶机(target drones)泛指作为射击训练目标的一种军用飞行器。这种飞行器利用遥控或者是预先设定好的飞行路径与模式,用于军事演习或武器试射时模拟敌军之航空器或来袭导弹,为各类型火炮或是导弹系统提供假想的目标与射击的机会,属于无人飞机(droneaircraft)的一种。靶机有专门制造的,也有用老式飞机改装的;有一次使用的,也有多次使用的。靶机的来源有两种:小型低速靶机(包括螺旋桨和喷气式)高速大型靶机(包括退役战斗机改装)。[1]

发展历史

诞生

随着世界各种具备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和低可探测性等特点的第五代战斗机的出现和普及,对防空武器系统的战术性能和作战指标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挑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必须进行更多的实弹试,以提供更多的必要数据来支撑研究并验证结果。有时还要用上近炸引信和各种杀伤效果的战斗部,显然用真实的有人机做这类试验、鉴定和效能评估是不可能的。对于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军机来说,显然不可能拿来当做“陪练”,尤其是这个陪练还是一次性陪练。因此,发展替代产品用作假想目标,用于防空武器的效能评估及鉴定的靶机成为了首选。[2]
1933年,首批量产的无人靶机“蜂后”在英国问世。1940年左右,美国也加入研制靶机的行列。那时,靶机主要被用来检验防空火力效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