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俑

中国古代陶塑艺术品
陶俑是用陶土烧制成的人物或者动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陶塑作品,[3]在中国美术史和雕塑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4]陶俑是古代用作陪葬的冥器,是古代丧葬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类,直接反映了当时的丧葬习俗礼仪制度,同时它也是历史和社会生活的一种载体。[1][4]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5]陶俑萌生于三代,兴起于东周,盛行于汉唐,衰变于宋元。[6]战国时期的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如秦始皇陵出土的八千多个兵马俑[7]陶俑种类除兵马俑、侍者俑、说唱歌舞俑外,还有家禽、家畜等动物陶塑和仓灶、井、磨、楼阁、田园等模型。[8]汉代的陶俑有歌舞伎乐俑、百戏俑等种类,唐代的陶俑以出行仪仗俑群为主。[4]
考古发掘所见较早的陶俑是1937年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商代晚期王室墓葬中出土的三个带手枷的陶制人物俑。[4]1969年,济南市的北郊无影山古墓中出土了山东乐舞杂技俑。[9]1963年,成都市郫县宋家林一处东汉砖室墓出土了一件立式说唱俑。[10]1959年,河南安阳的张盛墓出土了隋代彩陶伎乐女舞俑共13件,其中乐俑8件。

简介

俑的使用是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所以俑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东周至宋代的约1500年中,弥补了同时期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的重大缺憾,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尚变迁的轨迹,成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