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轻型飞机

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民用飞机
超轻型飞机,是按重量分类中最轻的一类飞机,是7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轻型飞机的区分尚无严格统一的规定。超轻型飞机属民用航空类。近年来,超轻型飞机的发展引起了我国航空界人士和使用部门的极大关注,主要原因在于,超轻型飞机具有低空、低速、稳定和安全等特点,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轻、价格便宜、容易操纵、维护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农林牧业、勘探、航空摄影、航空体育运动和旅游等。因此,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飞机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通用航空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简介

超轻型飞机作为民用飞机中的一类,主要是强调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飞行性能指标的分析及制定是飞机设计前期的重要工作,对飞机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具有决定性作用。超轻型飞机通常是指由螺旋浆驱动、乘员不超过2人、最大起飞质量不超过480kg的小型通用飞机。它是一种承载能力很小,一般只适合在晴朗天气飞行的低速飞机。普通民用飞机有4个很重要的基本飞行动作:直线水平飞行、转弯、爬升和下降,所有受控飞行都是由这些基本飞行机动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机动结合而成。超轻型飞机主要机动动作也是由这四个基本动作组成,包括起飞、着陆、稳定盘旋、缓8字飞行、爬升、下滑、坡度不大于60°急转等。

重量

一般认为超轻型飞机的空机重量不应超过 115公斤(对单座飞机)和150公斤(对双座飞机)。大多是由铝合金和尼龙布、轻木、硬泡沫等材料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