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

西夏景宗李元昊时期创制的书面文字
西夏文(Tangut script[1])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记录西夏统治民族党项族语言的表意体系的语素文字,西夏语属汉藏语系的羌语支,已失传,赖西夏文来保存和研究。[2]西夏文属于方块字,文字形式和汉字相近,共有6000多字,西夏字有横、竖、点、拐、撇、捺等笔画构成,斜笔较多,一般四角饱满,字体匀称。[6]
出于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提升西夏政治地位以及翻译佛经的需要,[6]公元1036年左右,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授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a]1038年汇编字书12卷,将西夏文定为国家官方文字,无论经典诏令、文件书信都要求使用西夏文书写。1227年,蒙古帝国攻灭西夏,西夏文渐渐失传,[3]但是一直使用到十六世纪才成为“死文字”。[5]直到清朝嘉庆甲子年(1804年),张澍发现西夏碑,西夏文字才重新被发现。[5]1895年,英国汉学家卜士礼利用“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拓片,成功识读出西夏文字。20世纪初,俄国汉学家伊凤阁通过整理黑水城文献,发现《番汉合时掌中珠》,获得了一千多个常用西夏文字的读音、字义和字形[5]中国西夏学专家王静如于1932年至1933年出版了《西夏研究》三辑,该书对西夏文字研究取得国际关注有重要作用。[7]1997年,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李范文出版了《夏汉字典》,为首部采用四角号码查字的西夏文—汉文字典。[7]经过随后几代学者努力,如今已有六千余个西夏文字被辨识出来,大量的西夏文献也得以被成功解读。[5]
西夏文的创制参照了汉字的“六书”理论。[8]可分为单纯字和合体字两大类。单纯字较少,合体字占绝大多数。[6]西夏文“形体方整,类八分,而书颇重复”,其书体有楷、行、草、篆,是汉字笔画的模仿。[9]代表性作品和文物有法律著作《天盛年改定新律》、辞典字书《文海》《番汉合时掌中珠》、[4]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b]等。[5]西夏文的创制增强了西夏政权的独立性和民族认同感,提升了政治地位,有助于加强政权的统一和管理效率。通过西夏文,大量的汉、藏佛经以及儒家经典被翻译,促进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西夏文及其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明元素,研究西夏文,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意义深远。[6][4]

历史沿革

创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