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山式屋顶

古建筑屋顶的构造方式之一
硬山式屋顶,为五脊二坡的殿顶,屋面不悬出山墙,山墙同屋面平齐,也有略微高出屋面者。硬山顶属于等级比较低的顶式,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多应用于我国北方官式建筑和民居建筑中。[1][2]
硬山式屋顶出现较晚, 直至宋朝都难以考究其起源, 直至明清才开始大规模应用。硬山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前后两面坡屋顶, 山墙两端的屋面不伸出山墙外, 不露[lǐn]头。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 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 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封火山墙,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 火势顺房蔓延。[1] [3]
硬山式屋顶有较好的防风效果,更适用于北方寒冷的天气。北方大部分民居使用硬山顶。齐齐哈尔市的寿公祠便是硬山顶式建筑。[3]

硬山顶简介

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而宫墙中两庑殿房也多有硬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