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满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中国境内有人口10423303人(2020年数据)。[3]满族分布于中国各地,其中以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居多,新疆、甘肃宁夏等地也散居着满族人。[6]满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满语和满文,[2]满语和满文曾作为清代的官方语言文字长期使用,清中期后随着满族汉化程度加深,满语和满文逐渐被弃用。[2]如今仅有少数人群尚能使用满语、满文,但其语言特点在北京东北的汉语中影响深远,[7]满文记录和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满洲通古斯语族具有重要的价值。[8]
满族的起源可追溯至古肃慎人,[9]战国以后,肃慎人被称为“挹娄”,他们主要以渔猎为生。[10]南北朝隋唐时期,肃慎与挹娄人的后裔又先后被称为“勿吉”“靺鞨”,[11]唐时靺鞨人建立了“渤海国”政权。[12]五代时,黑水靺鞨开始被称为“女真”。后来,女真这一称呼取代靺鞨,一直沿用到明代末年。辽代时,女真人可分为三部分,生女真、熟女真、回霸女真,此后生女真完颜部崛起后,建立了金朝[13]元灭金后,部分女真人南迁,迁移到吉林东南部和辽宁东部山区。[14]到明代时,女真人按照地区大体划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其中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便是后来满族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女真人开始走向定居生活,逐渐从狩猎经济转为主要从事农业,辅之以狩猎和采集生活。1613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族名定为满洲。[15]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了中国的满族统治时期,为了扩大和巩固满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封建特权,清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以民族压迫为形式的阶级压迫政策,汉、满地位极不平等。[16]康乾时期,满族人统治疆域空前辽阔,满族人口也大幅增多。1912年,清朝廷覆亡,满族在中国的统治随之结束。在这之后,农村地区的满族,以东北地区广大农村较为集中;生活在城市中的满族,在东北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中。“九一八”事变后,满族人民掀起了抗日热潮,参加义勇军、抗日会及红色游击队等组织,打击日本侵略者。东北被日军占领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满族人生活极为贫苦。[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满族”正式成为族称,不再称“满洲”,[15]并陆续成立了一批满族自治县(市)、乡(镇),随着经济的发展,满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显著提高,在文学、艺术、科技方面,涌现了一批满族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7]
满族从肃慎人时期,便开始信奉萨满教,直到努尔哈赤时期为了巩固其统治,引进了一些佛、道神灵,萨满教在满族中才日趋衰落。[18]有清一代,满族统治者为了笼络蒙古和西藏,极为优待藏传佛教[19]同时在满族供奉的神灵中有大量自然神灵的存在。[20]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满族及其先世女真人出现过几种社会组织,如猛安谋克、哈拉与穆昆[21]八旗制度,其中八旗制度作为清政府存在的基石,在政治、军事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6]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满族婚俗、葬俗以及各种礼俗吸收各民族文化,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有不少习俗流传至今。在服饰方面,其女子旗袍已称为中国传统女装的代表;在饮食方面,历来有“满点汉菜”之说,“满汉全席”更是满汉饮食文化交融的代表;在建筑方面,一宫三陵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在文学方面,满族文学家曹雪芹纳兰性德顾太清老舍等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另外在天文历法、医疗、戏曲等方面,满族也有相当的著作和成果。[22]

族称由来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部被相邻各族居民称为“珠申”,即女真。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宣称“珠申”为席北(今称锡伯)族的墨尔根部落,与建州女真部毫无关系,遂废弃“珠申”之名,正式定名为“满洲”。学者王昊、张甫白认为,皇太极是为了将“后金”这个地方民族与政权发展为中国民族和政权,并消除汉人金朝皇室的敌对情绪,因此宣布建州女真不是金皇室子孙,将族称改为“满洲”。学者傅朗云认为,皇太极之所以取消“珠申”之名,还有一个原因是“珠申”汉译为奴隶,有损统治民族的声威。[23][24]辛亥革命以后,“满族”成为满洲的通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正式将“满族”定为族称,不再称其为“满洲”。[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