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明代壁画

明代法海寺的镇寺之宝
法海寺明代壁画是法海寺的镇寺之宝。法海寺坐落于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地区,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寺中大雄宝殿内的明代壁画真迹与敦煌永乐宫并称“三大壁画艺术宝库”。[1][2]
法海寺壁画分布在大殿的扇面墙,东西山墙和后山墙壁,共十铺,面积236.7平方米,均由当时的宫廷画师精心绘制,所绘内容包括十方佛众、菩萨诸天、飞天侍女等等,无论是艺术水平、绘制方法、制作工艺,还是历史价值,都堪称明代壁画之最。[2]
法海寺壁画人物的各种手部姿态的表现,不同于西方绘画,明代法海寺壁画仅通过极其简单的几根线条,不仅把手的丰满、优美姿态勾画出来,而且让人感到有活气和立体感。[1]

壁画特色

法海寺明代壁画所绘帝王气宇轩昂,神态威严。妇女则仪容丰满、美丽、温柔。至於天王、金刚和力士,不仅绘出了勇猛威武的神态,而且还充分表现了皈依释迦如来佛的无限诚心。壁画的人物服饰和装束华丽多彩,千姿百态:妇女梳各种样式发髻,戴各式首师、璎珞镯和花朵;男人穿戴不同式样冠帻、衣衫和盔甲,衣服上绘团凤、龟背、团鹤、宝相花、菊花和凤戏牡丹等图案,童子则梳发辫,活泼天真。通过画工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从生理特徵上,使人们易於分出他们的性别年龄;从服式、发式和行动举止及构图关系上,又可鲜明准确地分辨出他们的身份地位,充分体现了画工们非凡的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