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

用于人们车水浇田的工具
水车,也称为“翻车”“龙骨车”,其动作称为“车水”,用于人们车水浇田[1]。水车一物为中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使丘陵地和山坡地的开发成为可能[2]
东汉时期,汉灵帝下令制造“翻车”,这是基础的水车。到了唐宋时代,轮轴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造出了靠水力驱动取水的“筒车”。到了元明时代,轮轴的发展更进一步。一架水车不止有一组齿轮,有的多至三组[2]。至今,水车的总体结构并无变化[3]

简要介绍

水车是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车也叫天车,车高10米多,由一根长5米,口径0.5米的车轴支撑着24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的运动惯性缓缓转动着辐条,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临顶,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水利作为农业中最不可缺的一环,各朝政府虽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不论是灌溉渠道或是运河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营建。但是这些渠道大都分布在各大农业区,至于高地或是离灌溉渠道及水源较远之地,显然是无法顾及。于是中国劳动人民善用其智慧,发明了一种能引水灌溉的农具——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