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遗植物

起源久远濒危灭绝的植物
孑遗植物,也称作活化石植物,是指起源久远的那些植物。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而大部分已经因为地质、气候的变化而灭绝,只存在很小的范围内,这些植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植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且其近缘类群多已灭绝,因此比较孤立,进化缓慢的植物。鹅掌[qiū]产于越南,银杏、水松珙桐都是中国特有的孑遗植物,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濒危物种。

来源发展

孑遗植物现世界的森林分布情形,与地质时代大不相同。古生物学者依据植物化石标本研究,推定古生代志留纪泥盆纪之间(距今三~四亿年前),已有蕨类石松目的鳞木及印章木发生,到石炭纪时这些石松类、种子蕨类及原始裸子植物,一度极为昌盛。直到中生代的二叠纪,因气候发生剧烈变化,才渐渐衰退。侏罗纪白垩纪间,代之而起的是极为繁茂的古苏铁及松柏类等,称霸世界,形成浩瀚的森林。
孑遗植物
在古生代,地球表面的情形与现今迥异。当时我国北方的蒙古高原尚未升起,西南方的喜马拉雅欧洲阿尔卑斯山亦均未形成。地中海向东延伸,将中国与印度隔离,北冰洋则由奥比克海之贯连与印度洋相通,因而北方气候温暖,热带树木丰富,此种情景一直保持到新生代的第三纪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