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

中国古代开凿的世界最长人工运河,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英文名:The Grand Canal),[2]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延用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总长3166千米,申遗河道长1011千米。[3]大运河最早的河段开凿于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后历经隋、元等各朝代的不断修建形成现有运河体系,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7]南北向运河北至北京、南至浙江杭州,东西向运河西至河南洛阳、东至浙江宁波。大运河沿途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八个省级行政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3]流经区域面积达到311269.97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2%。[8]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7]
大运河最初是为了弥补地势原因导致中国东部东西向河道的不足而开凿,又因流域内不同河道间地层相互交叠致使平原地貌自北向南呈现连绵的起伏,故大运河河床也随之存在高差。[9][10]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了开凿[hán]沟,启动了运河的施工。[11]隋代时期,大运河形成以洛阳为中心,向南可以通到杭州,向北则连接北京的格局。到了元代,为了缩短距离,对运河进行了截弯取直,形成了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全长达到1794千米,相较于途经洛阳的大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12]明清时期为避免黄河洪水对运河河道的冲击,又重新改造了山东南部运河和淮阳运河。[5]
大运河作为古代中国交通网络的核心,不仅为百姓提供了生活必需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也为中国领土的统一和管理、古代军队的调动、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13]迄今为止,大运河仍是重要的内陆交通方式,对保障中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发挥关键作用。大运河具有河道长、流域广、修建历史久远、遗产类型丰富等特点,已知与大运河相关的遗址超过1100处。[14]大运河沿线景点丰富多样,涵盖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现代艺术等多种类型,[15]如通州燃灯塔、什刹海,瘦西湖等。[16][17][18]

命名

“大运河”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年间《咸淳临安志·卷三十五》,有“过东仓新桥入大运河”,大运河在该书中是运河各段的统称。[9]正史中首次出现“运河”这个词汇是在《新唐书》卷三十六《五行志》记载开成二年(837年):“夏旱,扬州运河竭”。[19]宋史、明史、清史也通常用“大运河”来指代运河的统称。元、明、清使用“大运河”指代元朝后形成的运河及河道流域。在白寿彝先生所著的《中国交通史》、郭沫若先生的《中国史稿》、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等著作中皆用“大运河”统称运河。1997年,在《中国通史》中,用“京杭大运河”指代元代后的大运河,而对元代以前运河的表述中,并无“京杭”二字。在中国现代权威辞书《辞源》中,将京杭大运河等同于大运河,简称为“运河”。实际上元代后被称为京杭大运河的阶段仅仅是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京杭大运河并不等于中国大运河。[9]在《韦氏新世界字典》中,以“Grand Canal”指代大运河。[19]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大运河用于指代横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的统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