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尼会战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主要战役
坎尼会战(Battle of Cannae)发生于公元前216年,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此前,迦太基军队主帅汉尼拔入侵意大利,并多次击败罗马军队。为了截断罗马的粮食补给并进一步打击其士气,汉尼拔进军到意大利南部的罗马粮仓坎尼城。罗马人在特拉比亚会战(前218年)和特拉西梅诺湖会战(前217年)的惨败后恢复过来,决定在坎尼与汉尼拔决战,并派出约八万七千名罗马同盟军参战。
在战斗中,汉尼拔采用了双重包围的战略,将两万五千名不可靠的高卢新兵放在中军,并混合了八千名经验丰富的西班牙重装兵。中军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呈弓形阵势,以引诱敌人进攻。精锐骑兵则位于两翼,用于包围敌军。战斗开始时,迦太基的中军无法抵挡罗马中军的优势兵力,被迫后撤。然而,不久后,罗马军队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凹字形中心,而迦太基的中央步兵和两翼的骑兵从中间发起进攻,最终包围了罗马军队。罗马军无处可退,最终被迦太基军队分割并逐个击破。大约六万至七万名罗马士兵战死或被俘,其中包括执政官保卢斯和八十名元老院成员。
尽管坎尼会战并没有使迦太基彻底击败罗马,但汉尼拔高超的战术运用使其成为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至今仍受到赞誉。

基本概况

据现有仅存的资料显示,迦太基(Carthage)的建城时间比罗马要早,据认为曾有居民七十万人,占地三百一十五公顷(3.15平方千米)。但确切时间无从考据,而现代学者一般采用公元前815年建城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