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尼古拉·阿尔蒂尔·兰波

19世纪法国诗人
阿尔蒂尔·兰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 1854-1891),法国诗人,象征派先驱。[1]
兰波出生于沙勒维尔,由母亲抚养长大,于沙勒维尔中学毕业后结束学生时代。兰波从小喜爱诗歌,并很早就表现出创作才华,从15岁就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诗歌并获得奖项。[2]多次离家出走后,兰波前往巴黎投奔魏尔伦,也因《母音》《醉舟》等诗歌获得其他诗人的赞赏与结交。1872年,兰波因与魏尔伦的流言被迫返回沙勒维尔,后又与魏尔伦前往伦敦,两人于1873年决裂。1875年后,兰波停止了写作,开始他的冒险生涯。他曾去到爪哇国阿比西尼亚非洲等地,经营过皮货与咖啡,也贩卖过武器。1891年,他因骨癌病逝于马赛[3]
兰波的诗歌创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不仅开拓现代诗的新天地,还影响了超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流派。[4]诗歌理论方面,兰波不仅继承了波德莱尔在诗歌创作中采用的通感与象征手法,还进一步提出了“通灵人”(Le Voyant) 和“语言炼金术”(LAlchimie du verbe) 的创作主张。代表作品有《地狱一季》《彩图集》等。[1][5]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