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末中国通货膨胀

1980年代末中国通货膨胀
1980年代末中国通货膨胀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的1986年至1988年通货膨胀周期。

简介

从1984年第四季度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信贷发放过猛。中央曾试图以行政手段控制信贷发放,但未能奏效。198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提出了“软着陆”,即不是通过一年,而是通过数年,缓解经济过热,不再像1981年一样通过大砍基建项目从而在短时间内紧急调整经济。经过1986年、1987年两年,经济环境从紧张逐步放松,经济既获得降温,又没有出现衰退。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国民收入增长10%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7%以上,农业增长近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7.3%。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一定程度的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商品价格实行价格双轨制,即一部分商品价格由国家计划控制,另一部分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由国家控制商品价格带来的问题是一方面国家需要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城市农副产品等的价格补贴,另一方面工资过低,购买力不强,而企业生产又没有积极性,无法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改革从而获得竞争力。这导致国家、企业和人民三方面都不满意。同时,一部分人利用价格双轨制进行投机,以各种手段通过低价囤积国家计划控制内的产品,再以高价在市场出售,牟取暴利,既影响国家控制价格,又造成市场不稳定,价格波动。
1988年市场上物价不断上涨,而价格扭曲问题并没有根本缓解,官倒等现象引起人民不满。中共中央高层遂于1988年5月提出进行价格闯关,准备以物价上涨一定水平为代价,有计划地全面调整价格,改变价格严重扭曲的现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刚刚通过价格改革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尚未制订,改革出台时间尚未确定之时,国内新闻媒体便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一时间,社会普遍流行“物价涨一半,工资翻一番”的传言,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迅速增长,而政府又没有承诺保值储蓄。在这种情况下,1988年夏季,各地银行发生了挤兑风潮,各类商品遭到抢购。一些商店和企业趁机涨价,而银行储蓄比预计减少了400亿元人民币,银行不得不通过大量印制人民币来[shū]缓困境。由此,已经存在的通货膨胀进一步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