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神洞

白帝神洞
白帝神洞位于宁陕县城关镇旱坝村“白神洞沟”,其沟长1公里,均宽15米,两畔山岩壁立,是传说中的“白帝走廊天街”。

神洞简介

附近有“天池垭”。沟内有一巨大石洞,相传为黄帝长子白帝少昊曾居此洞而名“白帝洞”;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设五郎坝巡检司于旱坝,明清移民传说曾有白发神仙(老道士)出入此洞,故于清初更名“白神洞”;清末因从崇祀白帝少吴为太白金星,故又铭文“太白洞”。此洞系石灰岩溶洞,其内高大宽敞,面积1200平方米,可容纳游人数百;洞壁呈阶坎状,层次分明;石钟乳、石笋形态奇异,各显绝美;洞内冬暖夏凉,实为游览避寒暑胜地。

历史记载

《山海经·西次三经》:“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宁陕县中部的“长留山”海拔2679米,相传汉中王刘邦赴封地时沿途烧绝栈道,以示项羽长留此山之南无北意,汉朝建立后此山属西汉京城长安辖区南缘,系长安河的发源地,战国秦汉魏晋时长安通往汉中巴蜀的交通要道“子午道”翻越此山;南北朝梁武帝年间因此山顶平坦而积水如河,故更名“平河梁”,而今“西(安)万(源)公路”越梁而过;白帝神洞位于此山南坡,附近有原始地名流变的“长岭岗”。《吕氏春秋》:“其帝少昊,其神蓐收。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淮南子》:“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白帝少昊是秦国始祖,《史记·封禅书》:“秦襄公攻戎救周,始列为诸侯。自以为主少昊之神,祠白帝。”白帝神洞附近有古地名“秦家弯子”。相传少昊居白帝神洞时其子民分别居住“岩屋”和“杆房”,因而该洞附近有遗存地名“岩屋沟”和“杆房沟”。“岩屋”即山洞石室;“杆房”即木杆搭房、禾草垛屋,俗谓“垛木房”,其形制如同“西安半坡遗址”原始先民房屋复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