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襄公

春秋时秦国第一任国君
秦襄公(?—公元前766年),庄公之次子,赢姓,名失传,春秋时秦国的创立者,居西垂(今秦州区西南),公元前777年一前766年在位。[1]
公元前778年,秦庄公犬戎所杀,他的长子世父率军与犬戎作战,而把国君位置让给秦襄公。当时秦国力弱,狄戎为近患。秦襄公即位初,将其妹缪嬴嫁给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都[qiān]邑(今陕西陇县),向东进逼。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袭杀周幽王骊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东迁后,周平王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的诸侯国,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基础。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讨伐西戎的途中去世,葬于故地西陲(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其子秦文公继位。[2]
秦襄公进爵诸侯,标志着秦人建国凤愿的实现。这是秦人自入居天水以来,十三代秦人历时300余年,子孙相继艰苦创业的结果。从襄公建国开始,秦人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迈入建立霸业、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的新的发展阶段。[1]

人物生平

发展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