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战争(又称苏日战争、日苏战争、远东战役或八月风暴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中国和苏联之间的一场战争。1945年5月,法西斯德国战败投降,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连续受挫,海、空力量损失严重。为挽回颓势,日本采取全面收缩、争取体面媾[gòu]和的总体战略。远东战争是二战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苏联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为主。苏军迅速占领库页岛南部及南千岛群岛,并迫使日本在满洲(今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军事力量缴械投降,日方傀儡政权满洲国因此灭亡,傀儡政权皇帝溥仪也被苏军俘虏。战争范围蔓延至传统意义上的“满洲”区域(中国东北)之外,但被称为“满洲战役”。 苏联的承诺
8月9日零时,苏军先遣支队未经火力准备,即越过中苏国境, 主力部队随后分三路全线发起进攻。苏军轰炸机大编队袭击哈尔滨、长春、吉林和沈阳日军重要目标。苏太平洋舰队驶入日本海,切断关东军与日本本土联系。西线苏军机械化部队一昼夜前进150公里,高速穿越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和戈壁沙漠,占领满洲里。苏蒙坦克骑兵集群15日占领多伦后,在海拉尔日军既设阵地遭到顽强阻击,转而实施迂回作战,于16日攻占牡丹江,俘虏日军4万人,逼近朝鲜北部。北线苏军在黑龙江区舰队支援下,横渡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主力在海空炮火支援下,沿松花江展开进攻。与此同时,太平洋舰队所属陆战部队在朝鲜北部实施了登陆作战。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18日,日本关东军投降。19日至24日,苏军伞兵部队陆续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主要城市机降,苏军在沈阳机场拘留了企图外逃的伪满皇帝溥仪。21日,东西对进的苏军快速纵队分别在沈阳、哈尔滨、长春会师。至此,东北境内日军除个别地域仍在顽抗外,其余均被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