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创作的乐曲
第九交响曲是由贝多芬创作的一部音乐作品,于1823年完成,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首演。该曲共有四个乐章,被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之一。其中第四个乐章采用了弗里德里希·席勒的《欢乐颂》诗歌作为歌词,演唱者包括四位独唱歌手和合唱团。这部作品被视为西方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被广泛演奏和传唱。

作品概述

d小调第九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为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该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
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