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兰稻

黎族的山地旱稻
山兰稻是黎族的山地旱稻,是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筛选出来的适宜干旱地带种植的稻种。

概述

早在原始时代,勤劳的黎族人民及其先民就能根据海南的独立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用自己的双手培植出适于旱地、刀耕火种的旱稻品种——“山兰稻”。1932-1933年,中山大学农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崖县(今三亚市)发现了“庞粒”的野生稻种,在保亭亦有类似的野稻栽培种发现。史书记载:“山稻,种于内图及黎山中,[fán]林成灰,因灰为粪,不需牛力,以锥土而播种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实,连岁有收,地乃去之,更择它处。”山兰稻虽好,但种植却不易,需经过砍伐树木、焚烧、下种、看护、除草、收割等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属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利用焚烧的方法,将地面的草木烧为灰烬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肥料,同时也使地表接近10厘米的土壤变得疏松,有利于耕作,而且也能烧死地表的害虫。所以,种植山栏稻不但是黎族的特色,更体现了黎族人在与大自然的共存中表现的智慧。

介绍

山兰米是很珍贵的食物,有关资料记载,“其粒绝白”,“一家煮山兰饭全村香”,营养丰富,是黎族迎接贵客的珍品。用山兰米酿的酒称为山兰酒,由于具有独特醇厚的芳香,有“黎家茅台”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