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布考斯基

德裔美国诗人、小说家
亨利·查尔斯·布考斯基(又名:查尔斯·布可夫斯基),德裔美国诗人、小说家、短篇故事作家。[1][2][3]布可夫斯基的作品受家乡洛杉矶的地理和气候的影响很大,他喜欢描写处于美国社会边缘的穷苦白人的生活。[4][5][6]查尔斯·布考斯基热爱写作,嗜酒如命,离不开女人,干过苦差,喜欢跑马。布可夫斯基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写了数千首诗歌,数百篇短篇故事,6部小说,总计出版了110本书,人们常常将他称为“贫民窟桂冠诗人”。[7]他的写作涉及美国贫困人口的普通生活、写作行为、酒精、与女性的关系以及工作的苦差事。布考斯基的作品在美国的学术评论家中受到的关注很少,但在欧洲,特别是在英国和他出生的德国,他受到了更好的接待。

人物经历

查尔斯·布可夫斯基1920年出生于德国的安德纳赫(Andernach),出生时,取名为“海因里希·卡尔·布可夫斯基”。其母凯瑟琳娜·费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德国人,一战末期遇到了查尔斯的父亲,查尔斯的父亲当时是一名德裔美国军人。查尔斯的父母都是天主教徒,他们在教堂里将查尔斯养大。查尔斯喜欢称自己为私生子,而安德纳赫的有关记录则显示,他的父母实际上已经在他出生的前一个月结了婚。
布可夫斯基生前的好友,传记作家本·普莱森茨(Ben Pleasants)在其作品《查尔斯·布可夫斯基:洛杉矶作家中的狙击手》(Charles Bukowski: The Sniper Landscape of L.A. Writers)中称,布可夫斯基的外祖母是犹太人。
一战后,德国经济崩溃,布可夫斯基一家于1923年移民美国,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定居下来。为了让布可夫斯基的名字听起来更像美国人,父母叫他“亨利”(Henry),并将家族姓的拼法从“Buk-ov-ski”改为“Buk-cow-ski”(这是波兰人、乌克兰人或者白俄罗斯人的姓)。在攒足钱之后,一家人于1926年搬往洛杉矶郊区,布可夫斯基父亲的家就在那里。布可夫斯基童年时,其父经常失业,经常辱骂他,对他拳脚相加——布可夫斯基曾在自传体小说《火腿黑面包》(Ham on Rye)中对此有过详细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