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

中国文化传统习俗
扫墓,是中国文化传统习俗中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3]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因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也称为拜山。[2]
扫墓的习俗,在商代已见端倪,当时人们逐渐开始有了祭拜祖先的意识,真正形成为文化习俗和西周祭祖活动密不可分。到了汉代,祭拜皇陵成为供奉帝陵的礼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扫墓则没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限制。直到唐代寒食节清明节结合后,扫墓活动逐渐发展成为清明扫墓,并被纳入国家礼仪体系。[3]进入宋代,扫墓这一习俗得到了官方进一步的认可和规范。宋代政府明确指出寒食节人们必须回家拜扫祖先,但不得借故逗留超过五天。[4]明清时期,扫墓习俗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仪式形式也更为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献花、烧纸钱等活动外,人们还会准备丰盛的食物和酒水,带到墓地供奉在亲人的坟前,以示祭奠。[3]
在中国北方,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被统称为“三大鬼节”。人们在每个鬼节扫墓时,所表达的寓意各不相同。[5]现代社会提倡更加文明、环保的扫墓形式。例如“鲜花祭祀”“植树祭祀”“音乐祭祀”“放飞思念”等。[6]随着互联网与移动技术发展,出现网络扫墓等新型祭祀方式。[7][8]

名称及含义

扫墓,其习俗由来已久,[9]是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因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也称为拜山。中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也有些民族会在其他日子里进行类似活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