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坑石

产于福建福州市寿山乡的田石
田坑石,英文名称为field-pit stone,是寿山石中的一大类,主要产于寿山乡一带的溪旁水田中。田石来源于寿山溪中附近山坑、水坑的碎石,顺流而下,融入田中,埋于地下。由于受溪水、泥沙、地热等影响,田石石质发生根本变化,形成了独特的田石。

性能特点

田石多成自然块状,无明显棱角。小者以钱、两计,大者盈斤,能达数斤者极罕,材能成方形者也难。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呈自然块状,无明显棱角。它沉积于1-2米深的田地底,采掘艰难,多为当地农民在农闲时,翻田搜掘,偶然所得,故以稀有而见珍。
又因产地不同而有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之分。上坂又称“溪坂”,指靠近坑头溪水发源地一带之水田。沿溪水往下依次为中坂、下坂和碓下坂。其中以中坂所产的石质最佳,色浓质嫩;碓下坂所产最差,石质硬而粗,且色黝暗。大多数田石质温嫩,肌里隐隐可见萝卜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渐淡,外表常裹黄色或黑色石皮,间有红色隔纹(细脉)。所谓“无隔不成田”,说明隔纹是其特征之一。但隔纹多终非上品。田石又以色分,有黄、白、红、黑四种。其中黄色者较常见。
属于寿山石(Shoushan Stone),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保养:寿山石,也称作塔石,是以叶蜡石地开石为主要成份的一种石料,是雕刻、篆刻常用的石材。因含有的成分多为地开石、高岭石、尹利石、叶蜡石所以需要3到6个月保养一次。因为人的死皮组织容易附着在寿山石上会滋生真菌,最后酸化使得寿山石酥脆,用滤勺过滤融化后的御守[yán]浸擦洗。如操作时用俱攞钵盛放,长期后可看到钵上生长出树根桩物质,也算是收藏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