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春壶

供春所作的壶
供春壶是供春所作的壶,创作年代为明代弘治、正德年间。[1]
供春壶在造型方面,是简单的圆形,也是对供春壶基本特征的展现。作品身型小巧圆润,有紫砂壶的精致感,也体现了紫砂壶艺术的人文化特征。壶身圆润饱满,口部微微向内聚拢收紧,筒身弧度明显,尤以壶腹部最为突出,至底部又逐渐向内转,最终在底部中心汇聚,形成平整的壶底,保证作品的平衡。整个壶身由上至下呈现出“收-放-收”的态势,具有节奏美。[2]其代表作树[yǐng]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a][3]
供春壶奇货可居,宜兴紫砂名家高手仿制供春壶的人很多。像明代的黄玉磷,江案清,近代的裴石民,当代的汪寅仙徐汉棠等都对供春做过研究和仿制,他们万变不离其宗,都按照原来供春原作进行仿制。[4]

制作者

供春,生活在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是宜兴秀才吴颐山的书僮,在吴颐山未中进士前,曾侍读于宜兴金沙寺。史料记载,书僮供春给使之暇,向僧人学习,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并改变“捏筑为胎,规而圆之,[]使中空,制成壶样”的方式,首创用泥片回合壶身的方法(此成型方法,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做成了今天名闻遐迩的紫砂茶壶。供春开创了宜兴茶壶从单纯日用到艺术陈设紫砂的新天地。明代学者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一书把金沙寺僧与供春列入艺术化紫砂壶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砂壶鼻祖”。供春,是第一个在紫砂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制壶大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