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鼠

啮齿目松鼠科的哺乳动物
小飞鼠,学名Pteromys volans,是松鼠科飞鼠属的一种动物。它体型小,头短圆,四肢粗短,尾扁平,前后肢之间有皮翼。小飞鼠分布于旧大陆北部的森林中,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中欧与北欧,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新疆、甘肃河北等地。它们栖息在温带寒温带山地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内。小飞鼠的毛色为灰土黄色、棕土黄色或浅锈褐色,略带有光泽,毛基灰黑色,有狭窄的黑色眼圈。小飞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LC-无危,也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为VU(易危)动物。在欧洲,小飞鼠是唯一一种飞鼠,被认为是易危物种。在拉脱维亚,它已经被视为当地灭绝。小飞鼠是一种杂食动物,以植物、昆虫和鸟蛋为食。它们有宽大的飞膜,可以在树林间快速地滑行,因此也被称为“飞鼠”。

形态特征

小飞鼠的头、耳均短圆,眼大,有狭窄的黑眼圈。体毛柔细,体背面灰土黄色、棕土黄色或浅锈褐色,略有光泽;皮翼背面黑色,其前缘棕土黄色,后缘污白色;体腹面和四肢内侧面及眼下方、唇、颏(在两腮和嘴的下面)均为污白色,杂有棕土黄色。尾扁,毛蓬松,尾背中央深褐色,两侧橙黄色。足背黑褐色,后足跟部被密毛。毛色有季节变化,夏季,背部的皮毛呈黄灰色至黑灰色。在冬天,皮毛会变成银灰色。春季和秋季进行换毛。[3][4]
小飞鼠颅骨吻短,仅及颅全长的1/4。脑颅部凸圆,眶上突前具1个缺刻,眶上突沿眼眶向后突出。颧弓较平。鼻骨较短,其末端小于前颌骨末端之宽。听泡较大。门齿的前方光滑面稍微突出。第1上前臼齿很小,第2上前臼齿很大,其齿冠面略大于其后的臼齿齿冠面。臼齿低冠型,咀嚼面十分清晰,与松鼠科的臼齿原型极为相似。一共有22科牙齿。[3]
身体部位
详细数据
身体部位
详细数据
头部和身体
120~228毫米
颧宽
21~24毫米
后足
33~35毫米
乳突宽
18~19毫米
15~13毫米
17~19毫米
长达60毫米
眶间宽
7~8毫米
体重
80~120g
鼻骨长
11~13毫米
37~41毫米
听泡
10~11.7毫米
35~37毫米
上颊齿列长
7~8毫米
参考资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