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

黑龙江省境内松花江的支流
呼兰河,黑龙江支流松花江的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发源于小兴安岭西南麓的炉吹山,上游克音河、努敏河等支流汇合后称呼兰河。干流自东向西流动,与通肯河汇合后开始向南流,进入平原区,河道变宽,曲流发育,于哈尔滨市东北约1千米处(呼兰区张家庄附近)从北岸注入松花江,流经铁力市庆安县绥化市北林区望奎县兰西县、哈尔滨市呼兰区等市县,全长523千米,流域面积3.1万平方千米[a][3][4][2]
呼兰河干、支流两侧一些低洼地段遍布沼泽,面积较广,上游多山地,地表为森林覆盖;中游为岗地和低丘陵,河道两侧有较宽的洪泛区;下游为低洼和沼泽地,属于平原河流。呼兰河封冻期较长,每年11月上旬封冻,到第二年的4月中旬解冻流冰,流畅期约200天。5、6月和10、11月为枯水期,8、9月为汛期。呼兰河流域支流有36条,一级支流10条,二级支流24条,三级支流2条,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无霜期较长,积温较高,土层深厚,黑土广泛分布,是黑龙江省内开发较早、最富饶的农业地带,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流域经综合治理后,已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和亚麻甜菜生产基地,上游山区是重要林区。[5][1]
呼兰河也是民国著名作家萧红作品《呼兰河传》所指河流,故事发生地即该河河口的呼兰区(时为县制)。[1]

干流情况

名称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