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花

杜鹃花科吊钟花属植物
铃儿花(Enkianthus quinqueflorus),又名吊钟花、白鸡烂树、山连召,是杜鹃花科吊钟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原生于中国香港、华南、湖南福建等地,也见于越南,生于海拔600-2400米的山地灌丛或次生林中。铃儿花的花期为1-3月,果期为9-11月。野生铃儿花在香港受香港林务条例保护。
铃儿花的花朵呈灌木或小乔木状,树皮灰黄色,无毛。冬芽为长椭圆状卵形,边缘具白色绒毛。叶子常密集于枝顶,互生,呈革质,两面无毛,形状多样,如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等,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反卷,全缘或稀疏生细齿。中脉在两面均清晰可见。
铃儿花的蒴果椭圆形,淡黄色,长约8-12毫米。果梗直立,粗壮,无毛。花柄纤细,伸长,形如倒挂金钟,因此得名吊钟花。铃儿花的花蜜太阳鸟的主要食粮之一。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3(-7)米,长(3-)5-10厘米,宽(1-)2-4厘米,先端渐尖且具钝头或小突尖,基部渐狭而成短柄,边缘反卷,全缘或稀向顶部疏生细齿,中脉在两面清晰,侧脉6-7对,自中脉羽状伸出,连同网脉在两面明显;叶柄圆柱形,长(5-)l0-15(-20)毫米,灰黄色,无毛。花通常3-8(-13)朵组成伞房花序,从枝顶覆瓦状排列的红色大苞片内生出,苞片长圆状椭圆形、匙形或线状披针形,膜质;花梗长1.5-2厘米,绿色,无毛;花萼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长2-4毫米,先端被纤毛;花冠宽钟状,长约1.2厘米,粉红色或红色,口部5裂,裂片钝,微反卷;雄蕊10枚,短于花冠,花丝扁平,白色,被柔毛,花药黄色;子房卵圆形,有5条脊痕,无毛,花柱长约5毫米,无毛。蒴果椭圆形,淡黄色,长8-12毫米,具5棱;果梗直立,粗壮,绿色,长3-5毫米,无毛。花期3-5月,果期5-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