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币

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
辅币亦称“辅助货币”,“主币”的对称。指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1]其特点是面额小、流通频繁、磨损快,故多用铜、[niè]等贱金属或其合金铸造,[2]也有些辅币是纸制的。如我国现有1分、2分、5分的铸币作辅币,也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的纸币作辅币。[3][4]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辅币的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故国家垄断辅币的铸造与发行权,并且采取限制铸造的政策。[5][6]

释义

辅币一般是有限法偿货币。也有一些国家规定辅币为无限法偿货币,我国则没有明确规定。辅币不能自由铸造,只准国家铸造;铸币收入为国家所有,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防止辅币充斥市场,国家还规定用辅币向国家纳税不受数量限制,用辅币向政府兑换主币不受数量限制。

主辅关系

主、辅币之间的进位关系(进位制),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类:即10进位制(如0.01,0.1,1,10,100,1000)。2进位制(如1/8,1/4,1/2,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