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

泗水重要支流之一
汴河,古称“[biàn]水”“丹水”,又称“古汴渠”“汴水”“北汴河”,属于沂[shù]泗水系,是泗水的一条重要支流,已湮废。汴河故道有两个:一为古汴河故道,由今河南郑州、开封商丘,流经江苏徐州,合泗水入淮河,元代为黄河所夺,已湮废。二是隋朝以后的汴河故道,即隋炀帝征发民众开掘的大运河通济渠的东段,由前故道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改东南流,经安徽宿州、灵璧泗县,入淮河。[1]
进入初唐,汴河系南来北往商旅漕船的必经之地,是大唐王朝的生命航线。北宋时,汴河漕运发达,是北宋建国之本。北宋中期以前,每年开春之际,政府都要征调民力开挖引黄入汴的河口,以确保汴河的水量。北宋灭亡后,受战火影响,汴河作用大减。[2]后来南宋金朝南北对峙,汴河从此被双方分占。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宋高宗下令开决汴河,并烧毁所流经地区的汴河诸堰。[2]
汴河自金代断流,继而在明代被黄河泥沙[yīn]塞淤平,仅安徽泗县尚有汴水断渠。20世纪60年代,泗县人民开挖出一条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于一体的人工河,因与通济渠即汴河故道基本平行,故命名为新汴河[1]

流域

汴河出自[làng]荡渠于浚仪县(开封市西北)北,又东[jìng]雍丘县(杞县)故城北,迳阳乐城南。又迳外黄县民权县西)南,又东迳莠仓城北。又东迳济阳考城县故城(民权县)南,为菑获渠。又东迳葛城(宁陵县葛国故城)北,又东迳梁国睢阳县故城北,而东历襄乡南。又东迳[shì]城南,俗谓之薄城。又东迳蒙县故城北,俗谓之小蒙城也。猚水(获水)又东南迳下邑县故城北,又东经[dàng]县故城北。最终于彭城县流入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