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器械之一
拐,又称拐子或拐棍,是中国武术器械之一,由民间老人之拐杖演变而来,可分为长拐和短拐两类。短拐可双拐同使,也可以与刀剑等兵器同使。拐流行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是中国十八般兵器之一。拐的原型据说是一种农具、石磨的手柄或是拐杖的变形。在冲绳地方,拐被称为tonfaa或tonfā,也叫T型棍或旋棍,是冲绳武术的一种传统武器。它由一根长约15-20英寸的棍棒和一个垂直握柄组成,通常成对使用。拐的材质通常是红橡木白橡木。拐被认为起源于中国、冲绳或东南亚,是这些地区武术风格中的一种近战武器。

基本介绍

拐是坚重硬木制成的兵械,用长短不等的两条圆棍制成,以其长度,分为长拐和短拐两种。
长拐长约一百三十厘米,长、短两棍皆可为握柄,可两手握持长柄运使,也可单手握长柄或短柄,练习时,各种握法交替使用。
短拐长约六十五至一百厘米,演练时两手各持一械,虎口向内握持短柄,长柄贴靠臂外侧。主要方法有劈、撩、扫、拨、架、缠头发。主要技巧在于手握短柄摇转,或转长柄向前撩、劈,或转长柄护贴臂侧以架、格敌械。“拐”还可与其他兵械配合使用,如“拐子单刀”,即左手持拐、右手持刀进行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