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兆桓

中国昆曲演员、导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丛兆桓(别名:丛肇桓),男,1931年12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国家一级导演、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副会长、中国昆剧研究会秘书长、会长等。[1][5][4][7]
1942年,丛兆桓就读于青岛市礼贤中学,17岁离开青岛。[2][9]1949年,丛兆桓参加华北人民文艺工作团,1950-1956年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实验歌剧院学习和演出舞蹈、歌剧、地方戏曲和昆剧,曾由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等名家开蒙。1957年北方昆曲剧院建院后,又向吴南青叶仰曦学曲,向南昆名宿沈盘生等学艺。1963年拜俞振飞为师,习武生、老生小生。1966年北昆解散,调入北京京剧团,文革中遭八年冤狱。[5][3]
1976年,调到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编导《一口油井的故事》《收购员日记》等获奖影片。1979年秋调回北昆。[5]1980年代以后,丛兆桓转向导演和理论研究。[10]1984年,任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2]1986年至1987年任中国戏曲学院首届戏文系毕业生指导老师。[5]1992年丛兆桓离休。[2]1999年获美国同庆文化艺术中心颁发的“杰卓艺术奖”。[5]2002年辅导美国惠特曼大学美版《桃花扇》。2008年为台湾戏曲学院导演曾永义撰《李香君》;为北昆策划、编导的《宦门子弟错立身》四次获全国性大奖。2009年1月,丛兆桓被北京市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昆艺术(国家级)传承人之一。[2][7]同年获文化部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奖。[5]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