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

多种物质混合形成的分散体系
溶液(solution)是由两种或多种组分组成的均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溶剂是一种介质,在其中均匀地分布着溶质的分子或离子。[2][5][1]溶质和溶剂只有相对的意义,通常将溶解时状态不变的组分称为溶剂,而状态改变的组分称为溶质。溶液具有均匀性、稳定性以及组分皆以分子或离子的状态存在的特征。一般可分为气体溶液(如空气)、固体溶液(如合金)和液体溶液(如氯化钠溶液)。[2][6]
溶液的形成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进入溶剂并依靠扩散与对流等传质方式在溶剂本体内均匀分散,这个过程叫做溶解过程。它是一个复杂的物理与化学过程,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往往有热量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有时还有颜色的变化。[7][8]
溶液的浓度是指一定量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可用溶质和溶剂的相对量表示,也可以用溶质和溶液的相对量表示。由于溶质、溶剂或溶液使用的单位不同,浓度的表示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物质的量浓度、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和质量分数等。[9][1]
溶液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在化工生产中,很多化学反应要在溶液中才能充分进行;在农业生产中,需将农药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才能施用;科学实验也常需要溶液的配制;人体的体液,如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都是溶液;食物和药物进入人体后必须先变成溶液才便于消化和吸收;临床检验离开了溶液也无法进行。[3]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