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

源自唐朝的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
工尺谱(gōng chě pǔ,英语:Gongche notation),又名“半字谱”或“燕乐半字谱”[1],一种中国古代词、曲、戏曲等音乐形式所使用的记谱方式[3],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是中国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4]
工尺谱历史悠久,初可能由管乐器演奏的指法符号演变而来[4]唐代时已使用燕乐半字谱,宋代时为俗字谱,明、清时期为通行的工尺谱,而现代通行的工尺谱所用的谱字有十个,即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5][6][7]。工尺谱节的节奏符号称为“板眼”[8],常见的节奏形式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等五种[5]。它的调的名称及调性是以小工调为基础,以工音为关键来确定的[9],在传统写法上由右而左直行,如同文字,但是现在亦可作横排书写[9][10]
工尺谱因流传的地区、时间以及乐种不同,工尺谱所用的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异[3]。它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在研究整理民族音乐遗产、向民间音乐学习方面,它仍有着积极的特殊的意义[9]

历史沿革

工尺谱工尺谱历史悠久,与许多重要的民族乐器指法和宫调系统紧密联系,在民间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应用广泛,它最初可能是由管乐器的指法符号演化而成[5]唐代时,已使用燕乐半字谱,如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写本《 唐人大曲谱》;至宋代时,为俗字谱,如张炎词源》中所记的谱字,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旁谱、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的管色谱等;发展到明、清时期,为通行的工尺谱[6],这种记谱法到清乾、嘉年间,出现一种用工尺谱记写的管弦乐合奏总谱—《弦索备考》即《弦索十三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