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巴布科克

H·W·巴布科克
美国天文学家。同其父H·D·巴布科克一道发明了太阳磁象仪。他曾在位于坎布里奇的麻省理工学院和位于帕萨迪纳的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工作,1946年转到威尔逊山和帕洛马山天文台工作,1964年任该台台长。他的研究工作包括恒星磁场、夜天光和星系的自转。

生平

贺拉斯·韦尔克姆·巴布科克(Horace Welcome Babcock,1912-2003),美国天文学家。1912 年9月 13 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帕萨迪纳,就学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工学院。1939-1941 年在耶尔凯斯和麦克唐纳天文台工作。 1941-1942 年在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放射实验室工作。1942-1945 年在加利福尼亚工学院科研与发展计划办公室工作。1946 年起在威尔逊和帕洛马天文台工作。1957-1964 年任副台长。1964-1978 年任台长。1973-1976 年任美国全国科学院委员会委员。曾创立华盛顿卡内基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 1965年在纽卡斯尔获名誉理学博士学位。后为美国科学艺术研究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皇家天文学会会员。

贡献

1946 年巴布科克用大望远镜折轴摄谱仪测出室女座 78 星的磁场强度约为 1500 高斯。这是除太阳外第一次测得的恒星磁场强度。1955年提出测量脱型星应有吸收线系整体相对位移来确定相对天体视向速度的设想。 1967 年格里芬实现了这一设想,1961 年他对黑子的形成问题作出如下解释:在光球下面 0.05 太阳半径内有一个偶极场,这个磁场凝结在太阳物质中,因而磁力线被太阳自转所带动。由于较差自转,磁力线慢慢缠绕太阳本体,这时局部的不规则性(如气体湍流)可造成磁力线管扭转现象,这样,磁力线管的磁通量密度可达几千高斯的数值。当磁压达到或超过周围气压时,磁力线管就获得磁浮力并上升到表面,以拱状浮现出来,形成可见的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