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

中国民间传统风俗、活动
放风筝,是一种游艺活动,也是一种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的方式。它源于古代的巫术,古人认为,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全部带走。[1][2]还有文献记载,在唐代以前,放风筝一般被看做是用于测量、通信等军事功能的手段。唐以后,风筝的军事功能逐渐消失了,而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放风筝可以为人们带来乐趣。[3]
相传,世界上第一个风筝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工匠鲁班用木头制作的,名为“木鸢”。到了五代时期,有个叫李邺的人,在风筝上拴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很像“挣筝”声,因而得名“风筝”。汉代出现纸制风筝,叫“纸鸢”。而到了明代,“纸鹞”、“纸鸢”与“风筝”被混为一谈,后来,“风筝”便成为了统一的称呼。[2][3]
风筝在放飞过程中要掌握一些气象窍门,如风筝在空中的飞行方向与风力、风向有密切关系。风速、风向固定不变,风筝在空中就稳定;风速、风向变化,风筝在空中的飞行方向就发生变化。借助风,风筝也可以展示不同的姿态。在风向及风力不稳定的情况下,则必须依赖“风筝手”的随机操纵。特别是,当风力突然转强时,风筝就有翻转栽落的危险。此时,有两种控制方法,一是“风筝手”迅速放线或者迅速向前奔跑数步,可缓和其情势。但有时风力会突然停顿,风筝向下坠落,“风筝手”则应当即刻向后奔跑,或采取迅速收线的方法处理。[4]
另外,气压、湿度等气象要素对于放飞风筝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在高气压控制时,由于大气中盛行下沉气流,风筝不易起飞;空气湿度较大时,风筝身上会粘附许多水汽,重量增加,蒙面变软,难以放飞起来。当风筝被水汽湿润后,放飞时粘糊的地方容易脱胶,影响放飞效果。[4]

起源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