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继

宋代邓椿创作的画史著作
《画继》是宋代邓椿所著的一部画史著作,共有十卷。该书记录了219位画家的传记,以及作者亲见的私家所藏绘画佳作及品评。此外,书中还记载了有关画院制度、创作活动及当时美术对外交流的情况。卷九和卷十则记述了自唐以来画坛传说见闻和作者对绘画艺术的见解。《画继》是中国宋代重要的绘画史著作,是研究两宋绘画极其重要的文献史料。该书呈现了中国唐宋时期绘画史籍发展的面貌,在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邓椿著。邓椿,字公寿。四川成都双流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孝宗光宗二帝年间,靖康末年(1127年),其年为二十岁左右。淳熙元年(1174年)8月尚在世,淳熙五年(1178年)前逝世,作《画继》之时当属壮年。出身于世代显宦的官僚家庭。祖父邓洵武北宋末官知枢密院,拜少保。邓椿生活于北宋南宋之际,曾官至通判。家富书画收藏,又多方接触收藏家所藏名迹,见闻颇广。因感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后,90余年无人续著绘画史,乃稽考文献,根据见闻,写成此书。中国南宋绘画史著作。

作品简介

宋徽宗热衷艺事,自作亦高,扩充并掌翰林图画院,使北宋画坛达到极盛。由于徽宗所倡,使院体画风居于主导,《画继·论近》多有记载。如[]独赏之龙德壶中殿斜枝月季,是因“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辨“孔雀升高,必先举左(脚)”而使“众史骇服”。这种“无毫发差”的审美要求,造就的画风是工巧精微,如作者“尝见一轴,甚可爱玩”,所画为一宫女露半身于殿廊朱门外,“以箕贮果皮作弃掷状,如鸭脚、荔枝、胡桃[fěi]、栗、榛、芡之属,一一可辨”。对于赵估如此崇尚法度,邓椿录而不论,但其不满,却可从《论远》中见之。他认为朱景玄虽有首立逸品之功,“然逸之高,岂得附于三品之之末?未若休复首推之为当也”。邓椿对放佚过甚也不满,《论远》云:“画之逸格,至孙位极矣,后人往往益为狂肆。石恪、孙太古犹之可也,然未免乎粗鄙,至贯休、云子辈则又无所忌惮者也。意欲高而未尝不卑,实斯人之徒[]!”这种既尊逸品又薄狂放之见,应该说是比较公允,是代表当时文人画普遍习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