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

春秋时代晋国君主
晋献公(? ~公元前651年),姬姓晋氏,名诡诸,晋国曲沃(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武公的儿子。[1]
晋武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77年),晋献公即位。[3]五年后,晋献公攻打骊戎,得到了骊姬。随后,为了将权力集中在手中,晋献公除去了晋国大族中的诸位公子,并将都城定在[jiàng]城。[1][4][5][6]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献公改革军制,出兵攻灭了耿国[a]霍国[b]魏国[c]。后来又以假道[guó]之计,先后灭掉虢国、虞国。晋献公对骊姬非常宠爱。骊姬一直谋划着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取代太子申生,最初她游说晋献公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安置在远离都城之地。后又在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逼迫太子申生自尽身亡,重耳、夷吾被迫逃往他国。[1][7]晋献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儿子奚齐和悼子[d]先后被杀。夷吾回到晋国,登基称王,即晋惠公[1][8]
晋献公英明能干。当代史学家朱顺龙评价晋献公“是个雄才大略的国君”。[9]当代史学家杨钊认为:“晋献公使晋国成为黄河中游的一个强国。”[10]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造成太子申生惨死,晋国由此大乱。秦末汉初大儒叔孙通这样评价晋献公:“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 [11]唐代名相张九龄认为:“昔晋献公惑[]姬之谗,申生忧死,国乃大乱。”意即晋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导致太子申生忧虑而死,国家因此大乱。[12]

人物生平

朝觐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