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副镌

晨报副镌
《晨报副镌》 ,“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前身为北京《晨钟报》和《晨报》第 7版。1921年10月12日改版独立发行,至1928年6月5日第2314号终刊。该报的出刊状况很不规则,有时本该出刊却未出,有时会多出几版,有时会出专号、特号、增刊、特刊,等等。编者先后为孙伏园、刘勉己、丘景尼、江绍原瞿菊农徐志摩

基本资料

孙伏园接替李大钊编辑《晨报》副刊,最初叫《晨报附镌》,是他请鲁迅起的,结果写报头的书法家写成了《晨报副镌》。后来,徐志摩接替孙伏园,改名为《晨报副刊》,“副刊”一词方始确定下来。

主要内容

五四运动前后,《晨报副刊》是<新青年>之外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介绍俄国革命的主要阵地。李大参与工作,并撰写文章。所出的“劳动节纪念”专号、“俄国革命纪念”专号,所辟的“马克思研究”专栏,均为中国报刊之首举。同时,也兼容并包地介绍过各种社会改良主义、修正主义的学说,表现出初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复杂状况。随着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心逐渐转向上海,《晨报副刊》遂在鲁迅支持下,把主要篇幅用来推进新文学了。